钟南山院士提醒:打好持久战 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新闻资讯

 

     (2013年7月11日,广州)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记协等单位主办、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13年知识共享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前会长钟南山教授在共享会上提醒:近来全国多个省市的空气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慢阻肺患者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即使轻微的空气污染,也很容易引起包括慢阻肺在内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急性加重,而且大多数慢阻肺患者在夏季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应把握这段稳定期“黄金期”坚持治疗,为接下来的秋冬季慢阻肺急性加重“阻击战”打好基础。

1625236526

 

对PM2.5不可掉以轻心

在知识共享会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兼主任助理宋军指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8.2%,根据原卫生部等15个国家部门去年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到2015年40岁以上慢阻肺患病率要控制在8%以内[i],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并重视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积极防治,才能降低对大众健康的威胁。

对此,钟院士表示:环境污染是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其中,PM2.5的危害不容小觑,有研究数据显示,PM2.5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慢阻肺患者住院率随之上升3.1%[ii]。因为这些携带大量毒性物质的细颗粒物能够进入肺泡,继而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所以应当引起慢阻肺患者的高度关注。

钟院士指出,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防治的关键目标,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患者在日常稳定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却在急性加重期症状出现或急剧恶化,急性加重频繁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但通过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呼吸困难等症状,预防急性加重的发生。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香烟或自觉躲避二手烟、雾霾天等污染源,定期做针对性的医疗检查,是积极面对这种高发病率疾病的有效措施。

坚持长期治疗把握夏季黄金期

钟院士在提醒广大患者:夏季是慢阻肺患者感觉最舒服的季节,也是慢阻肺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

稳定期治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尽可能恢复受损的心肺功能,防止或减缓心肺功能的继续减退,预防或减轻慢阻肺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等。因此,为防止肺功能继续恶化,以及进入秋冬后临床症状的急速加重,慢阻肺患者应在夏季这个稳定期抓紧治疗。

据介绍,稳定期慢阻肺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长期氧疗、营养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仍是长期治疗中的关键,它能够有效地改善症状和预防复发,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起到改善健康状况和提高活动耐受能力等。同时,患者可以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积极参加运动锻炼、坚持长期氧疗、配合营养治疗等等。

防治结合 正确选择治疗手段与药物

钟院士强调,除了持久治疗外,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以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使用的吸入激素为例,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但长期使用吸入激素会显著增加口咽部真菌病和声音嘶哑的发病率,此外吸入皮质激素组的肺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因此吸入激素不是慢阻肺防治的首选,医师和患者应该全面衡量利弊后,考虑是否需要在维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加用吸入激素。

钟院士还强调,由于慢阻肺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应注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长期服用激素易引起的骨质疏松称为激素性骨质疏松,具有发病早、程度重、易骨折等特点,因此应避免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时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

临床显示,抗胆碱药物如思力华(噻托溴铵)副作用较小,可以有效扩张支气管,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坚持长期使用来预防急性加重,其疗效已经被多个大型临床研究所证明。据悉,为评估该药物对早期慢阻肺干预的疗效,钟院士和冉丕鑫教授正在开展国内首个由中国研究者发起的慢阻肺早期干预大型临床研究。

钟院士最后提醒,慢阻肺是进行性进展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稳定的缓解期,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加重,延缓病情的发展,空气质量、环境质量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都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慢阻肺患者要把握住夏天这个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只要坚持采用科学而合理的措施,就一定能改善自身心肺功能,享受更轻松的呼吸。

关于“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局、新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主办的健康知识传播平台。该项目自2005年推出,每年选定威胁大众健康的慢性疾病或危险因素作为主题,进行针对大众的系列健康传播活动。2012至2013年主题确定为“慢阻肺防治”,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担任健康知识宣传员。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引领呼吸疾病领域治疗进步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全球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德国殷格翰,在全球拥有145家子公司和超过44000名员工。自从1885年成立以来,这家家族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制造及推广各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高治疗价值的创新药品。

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间,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是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全力以赴的主要治疗领域,公司已经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除了针对哮喘进行新型治疗方式的研发之外,公司也已作出向其他气道疾病领域拓展研发的决定,包括慢阻肺、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呼吸领域产品线覆盖诸多治疗药物,包括思力华® (噻托溴铵)、Berodual® (非诺特罗/异丙托溴铵)、备劳特® (非诺特罗)、可必特® (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爱全乐® (异丙托溴铵)。

在2011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净销售额达132亿欧元,公司将其最大业务——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23.5%投入于研发。


[i]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ii]《胸腔医学期刊》(英国 2007)

钟南山院士提醒:打好持久战 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0 次投票, 平均 0.00. 总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