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与专家谈睡眠:白天拿得起、晚上放得...
1月前
卫生部启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首次关注慢阻肺防治
专家呼吁: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从基础开始
(2012年9月13日,成都)今天,由卫生部、中国记协等单位主办、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慢阻肺防治·2012-2013)”在成都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前会长钟南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
教授等专家呼吁大众重视慢阻肺带来的危害,尤其要从基础做起,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当天,王辰教授代表卫生部发布了
《慢阻肺防治知识要点》,用以扩大慢阻肺防治知识的传播。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指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现有确诊慢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i]今年5月,卫生部等国家15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指出,到2015年将40岁以上慢阻肺的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ii]。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慢阻肺,积极防治,降低对大众健康的威胁。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李子明先生表示,以慢阻肺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大众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而该疾病知晓率和诊断率偏低,需要通过传播使医生、大众进一步了解慢阻肺的危害,并科学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勃林格殷格翰作为呼吸领域的领导者,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推动中国慢阻肺防治水平的提高。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作为健康知识宣传员,倡议大众关注慢阻肺危害:“对于一个常见而又陌生的疾病,最好的预防与治疗,首先是相关常识的普及。慢阻肺被称为是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希望引起大家的更多关注,从基础做起,享受自主活力的呼吸。”
早发现早治疗是基础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教授表示,慢阻肺是一种可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的慢性肺部疾病,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多属于此病范畴。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我国目前约有超过4000万慢阻肺患者,每分钟有2.5个人死于慢阻肺。
据介绍,由于慢阻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不易察觉,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慢阻肺早期症状轻微,主要是咳嗽、咳痰;随着加重,患者可能活动后呼吸困难;晚期可出现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慢阻肺早期发现非常重要。王辰教授表示,慢阻肺非常容易漏诊。临床上可以遇到很多患者,拍胸片没有问题,并不说明没有患上慢阻肺,因为慢阻肺属于功能性疾病,拍胸片等医学检查看不出肺有什么异样,其实肺功能可能已经大打折扣,因此有些人会很大意。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症状,均应怀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王辰教授指出,发现慢阻肺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到医院做肺功能筛查,检查者只需要对着肺功能仪吹上几口气,就能客观评价气道阻塞程度。
预防急性加重 坚持长期治疗是基础
卫生部将激励计划2012-2013年的传播主题定为“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从基础开始”。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喘息等症状在短期内急剧恶化,并可能导致治疗措施的改变。从长远来看,急性加重越频繁,生活质量恢复越慢,肺功能的下降速度越快,死亡风险越高。
研究表明,急性加重导致住院后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iv]。更有研究显示,如果重度急性加重患者同时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两年的生存率为50%左右[v]。同时,急性加重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占到了一般患者整体治疗费用的40%—70%[vi],这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药物经济学数据显示,每次急性加重发作的平均住院天数20.7天,人均住院费高达22691.4元[vii]。
王辰教授表示,慢阻肺早期发现是基础,同时应通过坚持长期治疗来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坚持最基础的规范治疗,如重视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的基础用药地位,按时用药等,而不是仅仅在发生急性加重时接受短期的相关治疗。
除了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外,专家提醒慢阻肺患者还可以通过戒烟、接种流感疫苗、接受肺康复治疗等方式来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
关于“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是卫生部疾控局、卫生部新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主办的健康知识传播平台。该项目自2005年推出,每年选定威胁大众健康的慢性疾病或危险因素作为主题,进行针对大众的系列健康传播活动。2012至2013年主题确定为“慢阻肺防治”。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引领呼吸疾病领域治疗进步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是全球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之一。总部位于德国殷格翰,在全球拥有145家子公司和超过44000名员工。自从1885年成立以来,这家家族企业一直致力于研发、制造及推广各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高治疗价值的创新药品。
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间,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是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全力以赴的主要治疗领域,公司已经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除了针对哮喘进行新型治疗方式的研发之外,公司也已作出向其他气道疾病领域拓展研发的决定,包括慢阻肺、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呼吸领域产品线覆盖诸多治疗药物,包括思力华? (噻托溴铵)、Berodual? (非诺特罗/异丙托溴铵)、备劳特? (非诺特罗)、可必特? (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和爱全乐? (异丙托溴铵)。
在2011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净销售额达132亿欧元,公司将其最大业务——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的23.5%投入于研发。
慢阻肺防治常见误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根治或无药可治?
目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尚无法根治,但若能坚持早期、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老慢支,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不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只有当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感染时,才应酌情应用。应通过坚持长期治疗来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坚持最基础的规范治疗,如重视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的基础用药地位,按时用药等,而不是在发生急性加重时接受短期的相关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吃药比吸入剂更有效?
吸入剂才是目前推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首选给药方式。患者必须掌握每种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
报纸上说××有 “治疗老慢支、肺气肿的祖传秘方”,我去试试?
很多患者病急乱投医,盲目相信“偏方”和“虚假广告”。要知道,一方面,很多“秘方”都是骗人的;另一方面,很多“秘方”里含有激素成分,虽然用药后一时感觉有效,但长期应用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因此,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合理诊治。
[i]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ii]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iii] Zhong N,Wang C,Yao W,et al. Prevalence of v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753-760
[iv] H.Gunen,S.S.Hacievliyagil,et al.Factors affecting survival of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COPD,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05, 26:234-241
[v] Alfred F.Connors,Jr.,Neal C. dawson, et al. Outcomes follow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1996,154:959-67
[vi] Strassels SA, Smith DH, Sullivan SD, et al. The costs of treating COPD in the United States. Chest 2001;119:344–52.
[vii]Chen Ya-hong,Yao Wan-zhen,Cai Bai-qiang, et al. Economic analysis in admitted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8; 121(7):58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