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奎教授对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的一句话建...
4月前
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主宾城市哥本哈根以“Living is giving(悦享丹麦,赋予生活)”为主题,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办了开幕式、运动改变糖尿病皇家跑、领导者对话、主题展览等特色活动。9月28日,领导者对话以“城市化与慢性病”为健康主题,邀请北京市卫计委副巡视员刘泽军、丹麦哥本哈根市公共卫生负责人Katrine Schjønning女士共同分享城市慢病防控相关经验。
(图1:运动改变糖尿病—1英里皇家跑)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约4.25亿成人患糖尿病,其中,中国是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患病人数达到1.14亿,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数据预测,到2045年,四分之三的糖尿病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若不尽快采取行动,减少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将给市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北京‘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重在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进行早期防治,希望采取更多积极措施,提高2型糖尿病及其它慢性病的防治能力。”北京市卫计委刘泽军副巡视员在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化与慢性病主题对话环节上如是说:“并通过这样的创新型国家项目进行交流合作,探索和打造‘北京模式’,切实提高北京糖尿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城市化与慢性疾病高发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比例最大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天津,均超过8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78年到2017年末,近40年的时间中,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就由1.7亿人增加到8.1亿人。
2017年末,北京市城镇化率为86.5%,“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健康,成为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高发的重要因素,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图2:北京市卫计委刘泽军副巡视员在“领导者对话:城市化与慢性病”上)
2017年,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1.7%。据每三年一次的北京市成人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08-2014年间北京市糖尿病患病率由8.6%上升到9%。但刘泽军也介绍,北京市居民的健康行为正在逐步改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较2012年(24.7%)增长了13.4%,身体活动不足率也由2008年的32.7%减少到26.0%。
优先考虑健康的城市政策
哥本哈根历来被视为环保、健康的城市,一直注重将健康融入城市发展战略。早在2016年10月,哥本哈根联合墨西哥、休斯顿、温哥华等全球6个城市共同发布了公开信《唤醒城市健康的号召》。哥本哈根市公共卫生负责人Katrine Schjønning女士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化与慢性病主题对话中回顾了公开信的内容:“我们呼吁国家领导人、市长和全世界的公民,让健康成为‘新城市议程’的中心。我们需要:给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更多的关注、优先考虑健康的城市政策,以及新的合作模式。”
哥本哈根与北京同为全球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城市。据介绍,伦敦大学学院、哥本哈根Steno糖尿病中心与诺和诺德于2014年联合发起“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并树立明确的目标,以抗击糖尿病带来的威胁。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哥本哈根、休斯顿、上海、北京等17个城市加入了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
据Katrine Schjønning介绍,在哥本哈根,有一半的通勤采用自行车出行,96.0%的市民不到15分钟就可到达公园或海滩,环保、健康与宜居是哥本哈根城市各个部门共同持续努力,将健康融入城市规划的成果。“享受生活,哥本哈根!”是这座城市最新的10年健康计划的主题,旨在确保所有的哥本哈根市民有平等的机会享受长寿、优质的生活。
在慢性病防控方面,北京市也强调首都公共卫生的“大北京、大部门、大区域、大卫生”的特色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理念。刘泽军进一步解释,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方面,北京市已建成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585处;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建成国家级示范区9个,市级示范区6个;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创建各类示范机构1449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近2万余名。
城市改变糖尿病·北京行动
为了应对糖尿病的严峻挑战,北京市于2017年正式加入“城市改变糖尿病”计划,成为中国项目伙伴城市之一,这也是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与丹麦哥本哈根市卫生局签署的卫生谅解备忘录首个落地项目。刘泽军介绍,项目以《北京市社区糖尿病诊疗纲要(2018年版)》为基础开展培训指导,采用网络技术平台和远程会诊模式,建立“医院-社区-患者”实时沟通及管理平台,强化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图3:“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展区)
北京“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以《北京市社区糖尿病诊疗纲要(2018年版)》(简称“纲要”)为基础开展培训指导,采用网络技术平台和远程会诊模式,建立“医院-社区-患者”实时沟通及管理平台,强化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纲要》经过了大量社区医师的试用,使社区医生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他们把此纲要总结为“把一本书的糖尿病诊疗指南概括成一张表”,觉得特别方便领会和指导应用。
刘泽军进一步补充,项目将通过3年时间,围绕糖尿病认知及管理状况、糖尿病防治宣传教育、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等方面,评估糖尿病防控管理的效果。据悉,目前已完成社区糖尿病患者基线调查500余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工作。
关于“城市改变糖尿病”
“城市改变糖尿病”是一个开创性的合作项目,其宏伟的全球目标是将肥胖症发病率降低25%,从而将2045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超过100个地区性合作伙伴,包括城市领导者和政府部门、学术界、糖尿病协会、医疗保险提供者、社区组织以及商业公司进行了跨学科合作,并以崭新的方式开展了政府-民间合作,以绘制糖尿病问题图谱,分享解决方案并推动行动,以扭转城市糖尿病曲线。
这一项目于2014年由以下三个合作伙伴联合启动:伦敦大学学院、哥本哈根Steno糖尿病中心与诺和诺德。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全球共有17座城市共超过1.3亿市民积极参与其中:墨西哥城、哥本哈根、休斯敦、天津、上海、温哥华、伊斯坦布尔、罗马、厦门、杭州、莱斯特、郡山、梅里达、布宜诺斯艾利斯、贝鲁特和雅加达。